组织架构
官方网站:http://admission.sysu.edu.cnhttps://www.sysu.edu.cn/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鲜亮红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山大学汇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学术文脉积淀深厚。邓植仪、丁颖、冯友兰、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何思敬、赵元任、周谷城、梁伯强、蒲蛰龙、王亚南、刘节、岑仲勉、王起、柯麟、陈寅恪、姜立夫、杨荣国、梁方仲、容庚、高兆兰、谢志光、陈耀真、陈心陶、林树模、秦光煜、钟世藩、周寿恺、董每戡、戴镏龄、高由禧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本校任教。近年来,中山大学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英才,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2000年1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15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举办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备忘录;同年12月,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深圳校区。至此,中山大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广州、珠海、深圳扎根办学,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中山大学在加强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努力补齐工科短板,填补了农学、艺术学空白,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学校综合性办学优势和特色愈发凸显,学科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倡导“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学科与科研规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激发人文社科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中大力量。
中山大学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实力,我国最早的西医教育诞生于此。目前,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医学科研创新日新月异,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构建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优势互补、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医疗救治服务网络体系,医教研综合实力、医疗服务能力与规模居于全国领先行列。
中山大学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36个、省部级平台241个,学校着力推进理、工、医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未来发展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中山大学现有70个院系,本科专业办学权136个,研究生教育已涵盖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中山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深入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塑造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引领未来的高水平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学部制改革,组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等7个学部,构建 “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加强跨学院(系)的合作协同,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山大学进入发展新时期,即将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奋勇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大学确立了事业发展“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一年到二〇三五年,在稳居国内一流大学群体前列的基础上,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中大风格、引领未来发展的世界强校,推动办学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坚定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立志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大贡献!
正高级 1683人 副高级 2216人
普通本科生 33093人 全日制硕士 17867人
非全日制硕士(含在职攻读硕士)4750人 全日制博士 9647人
留学生 608人 (其中:本科生 387人,硕士研究生 155人,博士研究生 66人)
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 3个珠海校区 1个深圳校区 1个
(数据截至2023年5月31日)
2022年学校决算总收入116.7亿元人民币。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等11个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和生态学入选新一轮“双一流”“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学科专家建议名单。学科优势
现有院士(含讲座教授)2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中山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样性开放型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的投入,逐步拓展“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首次在2022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体育、美育公共选修课。注重发挥教学成果奖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提高教育质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已有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4;7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有1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
在近一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以参与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7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19门;建设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建有在线开放课程228门次。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与喀什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多所西部高校达成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推进课程共享,建设同步课堂、线上课堂、混合式课堂等新型课堂,《中山大学推进“慕课西行” 助力课程共享》获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十大创新案例,学校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我校有12项成果获2022 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奖,获2022年度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立项4项;本校教师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另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各1项。
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屡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及国内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生命科学竞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
中山大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22年,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超八成就业的毕业生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共有880名毕业生投身西部、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升学深造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国(境)内升学毕业生中超九成去往“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深造,国(境)外深造的毕业生主要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
2022年学校科研经费保持40亿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24项,比历史峰值增长20%。2022年,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获资助项目数1047项,立项数连续七年排名全国高校前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再次实现突破,获批牵头2项,全国并列第二。我校国社科年度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总数7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两类项目立项数之和已连续七年居全国高校前三,七年立项总数位于全国高校第一。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中山大学拥有10家实力强劲的附属医院,其中7家为综合性医院,3家为专科医院,构成了门类齐全、设备先进、实力雄厚、优势互补的医疗救治服务网络体系。附属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六、华南第一;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肿瘤防治中心在国内排名前三;附属口腔医院在国内排名前六;中山眼科中心在多个榜单中眼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榜首,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强大的医疗体系已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领航态势。
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大疫三年,各附属医院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仁心仁术、勇于担当,诊治患者、接管方舱,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许多急难险重任务,创造性地调整急重症病人救治格局,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艰难严峻考验。
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保持全国前列,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多所附属医院的新大楼、院区、分院已经投入使用,还有多个新院区即将投入使用或获批立项建设,10所附属医院病床总数从1.4万张增加到1.9万张,手术总台数从45.4万台增加到67.3万台,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数据截至2023年5月31日)
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实际上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为指导原则,使封建时代读书人不违背封建宗旨,成为封建主义的接班人。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发:“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他所指的“耻”,不是指个人荣辱,而是指全体人民的荣辱。博学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作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顾炎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爱国主义者,故他对传统教育能按照新形势需要而做出新释。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为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首先,孙中山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其次,孙中山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第三,孙中山把古代“笃行”发展为社会实践。
孙中山认为创办教育、是为了造就建设人才。广东不只要有一个岭南大学,而且必须要有“几十个岭南大学,中国必须要有几百个岭南大学,造成几十万几百万大学生”,但是学生学业成就之后,要“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变成富强”。这是学生的责任,到社会去发展聪明才智,这学与行,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由此可见,孙中山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第一,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教育的方向,孙中山强调为革命造就人才,我们今天应给予继承和发展。
第二,学校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孙中山强调学生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要把学生造就成新的欺负人民的新贵,这表明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孙中山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今天我们要坚持的是,在坚持教育基本路线前提下必须坚持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分辨正确与谬误,批判抵制社会和国际的错误思潮,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在社会主义开放与改革新时期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教育遗训,是时代赋予我们新任务。
中山大学校歌,创作于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作词,陈洪作曲。她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激励和团结中山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为贯彻中山大学创办人——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勤奋学习,奋发自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倡导的爱国精神和亲笔提写的校训良好学风,并反映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与特点,为办好中山大学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在广泛征求校内外广大师生员工、专家意见基础上,组织了有关专家、教授和干部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变,对原歌词作如下修改,即将其中“国父手创”改为“中山手创”,将“三民主义”等四句,改为“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将歌词最后两句改为“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校徽是大学的象征,也是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要素。
中山大学校徽为圆形图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全称,中间为海棠式洞窗图案。洞窗图案以国立广东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与大钟楼外观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内两边的树由大到小形成一个深远的空间,增强了层次感和立体感,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意寓中山大学位于岭南地区。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条纵深大道,体现了中山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辉煌的历史进程。校徽通常为标准绿色,代表生命、发展、永恒,象征着中山大学充满活泼、盎然的生机。
主持学校党委工作,负责党建、干部工作。
公共服务邮箱: chenchunsheng01@mail.sysu.edu.cn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人事、财务与国资、审计工作。
公共服务邮箱: president@mail.sysu.edu.cn
负责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教代会、工会(含扶贫)、机关党委工作,协管党建、干部、审计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校工会、机关党委、审计处。
公共服务邮箱: guoyaping01@mail.sysu.edu.cn
负责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学生事务管理(含就业)、共青团、心理健康教育、武装、学报、美育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
公共服务邮箱: yuminbin01@mail.sysu.edu.cn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山大学监察专员
刁振强
负责纪检监察、巡视工作;分管纪委、监察专员办,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
公共服务邮箱: diaozhenqiang01@mail.sysu.edu.cn
负责保密、信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离退休工作;协管人事、财务与国资、学校党委日常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保密管理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处、财务处、离退休工作处、网络与信息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部。
公共服务邮箱: wangfan01@mail.sysu.edu.cn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人事、财务与国资、审计工作。
公共服务邮箱: president@mail.sysu.edu.cn
负责医疗、保健、公费医疗与医保、国际合作与交流、港澳台事务、广州校区北校园管理工作,协管学校行政日常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医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公共服务邮箱: xiaohaipeng01@mail.sysu.edu.cn
因在地方挂职,不参加工作分工。
公共服务邮箱: yangqinghua01@mail.sysu.edu.cn
负责科研工作、地方研究院、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广州校区东校园管理工作;分管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深圳校区实验动物中心。
公共服务邮箱: lanping01@mail.sysu.edu.cn
负责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大学产业运营与大学科技园、高等继续教育、深圳校区管理工作;分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测试中心、产业集团、继续教育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深圳校区管理委员会、信息学部。
公共服务邮箱: taizhongzhi01@mail.sysu.edu.cn
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招生、体育、附属学校工作;分管教务部、研究生院、工学部。
公共服务邮箱: liujike01@mail.sysu.edu.cn
负责总务(含卫生防疫)、基建、保卫(含稳定、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招投标工作;分管总务部、基建处、党委保卫部(保卫处)、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公共服务邮箱: yangdonghua01@mail.sysu.edu.cn
负责先进技术研究、珠海校区管理工作,协管科研、保密工作;分管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理学部。
公共服务邮箱: zhengyue01@mail.sysu.edu.cn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等文件要求,根据我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现编制2022—2023学年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七个部分。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2年9月1日到2023年8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从中山大学信息公开网站(https://xxgk.sysu.edu.cn/)下载。
一、概述
2022—2023学年,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为师生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中大力量。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我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规范指引,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规范,强化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实效。
(一)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学校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出台《中山大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中大密〔2023〕20号),坚持“谁制作、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事前审查、全面审查和依法审查”原则,严格按照“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泄密”的保密要求,明确信息发布的保密审查程序和责任,做到工作制度明确、管理人员明确、领导责任明确,切实做好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信息公开负责人制度,夯实工作职责,明确管理责任,确保信息安全。
(二)提升信息公开工作实效
学校积极优化业务服务公开,推进“中山大学规章制度查询系统”建设。目前已发布党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财务审计、人事人才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设备管理、招投标管理等办学关键领域的458项校级规章制度,该系统的全面运行有效提升了校内规范性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公开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广大师生查阅学校各项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常态化的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的信息公开工作队伍。
(三)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平台
学校以服务师生为导向,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创新信息公开载体,全力构建起由学校信息公开网站、学校及各职能部门与院系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告栏、专刊等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线上线下协同的信息公开渠道平台。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信箱等载体,完善交流渠道。学校召开了秋季、春季工作研讨会,广泛邀请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确保教职员工对学校重点工作的知情权及参与权。召开了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来自71个代表团的400余位正式代表、列席代表参会,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职能部门共办理回复教代会意见建议290条。本学年校长信箱共收到师生来信867封,及时回应师生关切问题,所有来信已全部办结。
二、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号、各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南方+客户端等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向社会、校内公开信息。通过出版《中山大学报》,同步更新《中山大学报》网站等,方便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取、查阅学校信息。
(一)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情况
本学年,学校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新闻报道等各类信息共计1890篇,其中“综合新闻”专栏609篇,“一线动态”栏目165篇;“媒体中大”专栏840篇,“科研进展”204篇,英文网72篇。
学校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及时、主动面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公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规定的全部信息,涵盖基本信息、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服务、学风建设、学位学科、对外交流与合作、其他等10个类别、50个项目内容。其中位列前三位的信息分别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63条,占信息公开比例36.42%;学校概况等基本信息23条,占信息公开比例的13.29%;招生考试信息22条,占信息公开比例的12.72%。并由相应信息公开责任部门定期核查、更新公开事项。
(二)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其中,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总计73.3万,全年发布微博共计1428条,阅读量日均20万;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总计90.1万,全年发布微信426条,阅读总量2292万;官方视频号粉丝总计20.4万,发布视频167条,播放量1760.1万;抖音号粉丝总计8.7万,发布视频87条,总播放量1725万;B站粉丝总计5.8万,发布视频86条,浏览总量311万。
(三)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公开信息情况
为便于师生快速、高效检索到所需信息,学校对统一门户网站新闻公告板块进行改版,调整栏目设置并明确相关单位管理责任。在统一门户网站上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学服务中心、公务邮箱、教学、科研、财务等网站链接50余个, 为校内师生开展学习、工作和查阅信息提供了便利。
本年度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的公告信息、学校文件、党务工作、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工作、讲座论坛、人才招聘、IT服务公告、科研事项公示、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等12个版块,共发布各类信息5924条。
各版块信息发布情况见以下图表。
图表:中山大学统一门户信息发布情况
(四)通过中大校报、校内宣传栏等其他方式公开信息情况
《中山大学报》及校内宣传栏及时发布学校重要新闻,并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发布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学部制改革、对口帮扶、开学毕业典礼等专题宣传报道。
三、学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一)财务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
1.财务信息方面
学校积极落实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分别在学校信息公开网站、统一门户、财务处主页、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专栏、规章制度查询系统、财务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学校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便学校师生及时了解和按需查阅校内各项最新财经政策。学校财务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关注总人数3.79万人,公众号阅读量53.97万人次,本年度发布政策解读、指引类推送26篇,部门主页发布相关通知、动态69篇,发送财务服务提醒信息176万条,智能问答机器人上线至今总回答数11.7万条,其中2022—2023学年度回答数为6.9万条;财务资讯栏目对报销宝典、业务指引专栏内容进行动态更新;新增财务移动门户栏目,上线经费查询、薪酬查询、我的报销、交费大厅、已报销发票查询五大功能;小财助手智能问答题库内容已做全面梳理更新,师生可更精准便捷地查询到所需信息。2023年8月更新编印针对新教职工的财务入门指引,已派发纸质版约1000册;同时,根据财务业务最新发展变化情况,持续更新财务指引手册。同时,积极落实资产信息公开工作,分别在学校统一门户、财务处、科学研究院、总务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主页公布学校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以便学校教职工及时了解校内各项资产管理政策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公布相关财务信息。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度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3〕112号)、《关于做好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3〕41号)文件要求,学校在教育部批复部门预算、决算后,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对社会公开2023年度部门预算及2022年度决算,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及时公开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站、财务处主页、各校区(园)大学服务中心线下大厅等多个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公示教育收费内容、标准、依据和范围等信息,并公布广东省发改委和学校收费管理部门的价格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2.政府采购信息方面
学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学校采购管理制度,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及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站上共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含招标/采购公告、其他公告、中标/成交公告、政府采购意向公告等公告信息)总数为5989条,其中货物2856条,工程196条,服务234条,政府采购意向公开2703条。
(二)招生宣传及教育教学信息
1.本科生招生方面
学校坚决贯彻执行本科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学校通过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大招生”微信公众号、“中大招生”微信视频号、“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进行本科招生相关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本学年,微信公众号共发布385篇推文,总阅读量近680余万次,阅读人数近480万人;微信视频号共发布宣传视频110篇,总计播放量260余万次。
学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推动招生信息公开。2023年,学校与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推出“校长高考加油”“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教授讲专业”“校园开放日”等报道80篇,直播60余场,总阅读量/观看量共计700多万人次,录取通知书在微博热搜上话题阅读量超2亿;51个招生宣传组推进优质生源基地中学挂牌达205所,推动建设企业微信招生咨询群240余个,开展招生季线下招生宣讲和咨询会600余场。
2.研究生招生方面
学校利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发布。“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本学年共发表22篇推送文章,总阅读量约38万人次,截止2023年8月31日,订阅用户22.3万人。在学风建设信息公开方面,学校开设了学风建设专题网站,进行学术道德规范宣传,公布我校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学术不端受理渠道等信息。
3.学生管理方面
学校在统一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站以及学校规章制度查询系统及时公布出台的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便于师生查阅;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向新生和各院系学生工作队伍发放;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学生工作”栏目发布工作通知,共发布工作通知148条;继续畅通优化学生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通过处长信箱及时处理并回应师生诉求,本学年共收到电子邮件119封,均依程序及时处理。
依托“中大学工”“中山大学团委”“中大国防教育”等微信公众号做好工作信息发布、热点回应和信息服务。“中大学工”官方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现有粉丝总数达9万余人次,全年发布推送454篇,阅读量约203万。“中大国防教育”官方微信粉丝1万余人,全年发布推送74篇,阅读量约13万。
(三)干部管理、因公出访及人事人才信息
1.干部管理和因公出访管理方面
学校在官方网站和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布校级领导分工、社会兼职情况等信息。在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和组织部主页发布中层领导人员任免通知83篇,任用公示25篇,机构设置通知14篇。
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专栏,集中公示学校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情况;在信息公开专栏每年度公开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2.人事人才工作方面
学校积极推进人事人才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等人事人才政策制度,通过校内人事系统等网站及时向全校教职工传递信息;各类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申报等工作评选结果均按规定通过公示栏、人事系统公告栏等方式公开公示,确保各类评审工作公开透明。主动加强人事人才制度政策的宣传讲解工作,自2023年3月下旬面向所有院系举行了20余场“预聘-长聘”制度宣讲会。推动完善人才招聘网与人力资源管理处官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充分运用学校人才招聘网站、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社会公共招聘平台等专业招聘平台,通过宣讲会等多种媒介,定期、及时、有针对性地宣传招聘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咨询电话,做好招聘政策的宣传和答疑解惑。本学年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共计编制推文262篇,阅读总量为32.95万次,共采访学者15位,发布专题视频6部,其中“与人才招聘有关的推送”128篇,阅读总量为15.74万次。
四、学校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2—2023学年,校长办公室共收到公民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2件,外单位转来的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信息公开申请1件。均已全部按时答复申请人。
五、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及时有效地将学校可公开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主动公开,同时通过多方面渠道收集对相关信息的诉求,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22—2023学年未收到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
六、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22—2023学年,学校未因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及诉讼。
七、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经验
在本年度的信息公开工作中,学校继续积极探索信息公开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以下三点经验。
1.将信息公开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对信息公开的领导,将信息公开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完善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学校坚持“谁制作、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事前审查、全面审查和依法审查”原则,压实各二级单位落实信息公开工作主体责任,按时提供学校信息公开网站信息,及时更新各自门户网站,有序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保密和审查程序,确保信息公开内容合法合规。
3.持续深化信息公开的深度与广度。将信息公开与学校修订学校章程、“十四五”规划发展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在各项政策和制度起草、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出台后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及政策宣讲工作,持续推进师生的全过程参与,确保师生对学校重要工作的知情权及参与权。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2—2023 学年,学校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了新进展,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例如信息公开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公开发挥作用的方式有待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信息公开工作监督和考核机制有待健全等。
接下来,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进一步加强校内协同,提高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水平。完善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统筹指导,优化信息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等,加强校内各部门的联动配合,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实效。
2.进一步加强公开质量,提升信息公开的精细化水平。探索深化主动公开事项内容,积极扩宽公开事项范围,细化公开事项,加强公开内容的质量,提升信息公开的精准度。对于师生关切和社会关注相关问题,提升信息公开的服务效果和效率。
3.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信息公开业务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深入学习信息公开各项规定制度和文件要求,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提升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水平。
序号 | 届别 | 医院 | 姓 名 | 专 科 |
1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一医院 | 马 虹 | 心血管内科 |
2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一医院 | 孟悛非 | 放射诊断专科 |
3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一医院 | 梁力建 | 肝胆外科 |
4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一医院 | 詹文华 | 胃肠胰腺外科 |
5 | 资深名医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刘尚礼 | 骨外科 |
6 | 资深名医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程 桦 | 内科内分泌专科 |
7 | 资深名医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曾凡钦 | 皮肤性病专科 |
8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三医院 | 李 源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9 | 资深名医 | 附属第六医院 | 胡品津 | 消化内科 |
10 | 资深名医 | 附属眼科医院 | 陈家祺 | 眼表及角膜病 |
11 | 资深名医 | 附属肿瘤医院 | 管忠震 | 肿瘤内科 |
12 | 资深名医 | 附属肿瘤医院 | 戎铁华 | 胸部肿瘤外科 |
13 | 资深名医 | 附属肿瘤医院 | 万德森 | 腹部肿瘤外科 |
序号 | 届别 | 医院 | 姓 名 | 专 科 |
1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许 庚 | 耳鼻咽喉科 |
2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谢灿茂 | 呼吸内科 |
3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吕明德 | 肝胆外科、超声科 |
4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王深明 | 血管、乳腺、甲状腺外科 |
5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刘小林 | 显微创伤外科 |
6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杨建勇 | 医学影像科 |
7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陈旻湖 | 消化内科 |
8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余学清 | 肾内科 |
9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曾进胜 | 神经科 |
10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廖威明 | 骨科 |
11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张 成 | 神经科 |
12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何晓顺 | 器官移植科 |
13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张 希 | 心脏大血管外科 |
14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沈靖南 | 骨肿瘤科 |
15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董吁钢 | 心血管内科 |
16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周灿权 | 妇产科生殖医学 |
17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吴钟凯 | 小儿心脏外科 |
18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文卫平 | 耳鼻咽喉科 |
19 | 第一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肖海鹏 | 内分泌内科 |
20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宋尔卫 | 乳腺肿瘤医学部 |
21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梁碧玲 | 医学影像学 |
22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黄子通 | 急诊医学 |
23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黄 健 | 泌尿外科 |
24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杨冬梓 | 妇科内分泌 |
25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王景峰 | 心内科 |
26 | 第一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林仲秋 | 妇科肿瘤 |
27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陈规划 | 外科(肝移植科) |
28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翁建平 |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
29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郑荣琴 | 超声科 |
30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古洁若 | 内科(风湿免疫科) |
31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单 鸿 | 介入血管科 |
32 | 第一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李 刚 | 感染性疾病科 |
33 | 第一届 | 附属第五医院 | 伍 卫 | 心血管内科 |
34 | 第一届 | 附属第六医院 | 汪建平 | 结直肠肛门外科 |
35 | 第一届 | 附属第六医院 | 兰 平 | 普通外科 |
36 | 第一届 | 附属眼科医院 | 葛 坚 | 青光眼 |
37 | 第一届 | 附属眼科医院 | 刘奕志 | 白内障 |
38 | 第一届 | 附属眼科医院 | 余敏斌 | 青光眼 |
39 | 第一届 | 附属肿瘤医院 | 吴沛宏 | 肿瘤微创介入与影像医学 |
40 | 第一届 | 附属肿瘤医院 | 刘孟忠 | 肿瘤放射治疗 |
41 | 第一届 | 附属肿瘤医院 | 陈敏山 | 肿瘤外科学 |
42 | 第一届 | 附属肿瘤医院 | 傅剑华 | 胸部肿瘤外科 |
43 | 第一届 | 附属口腔医院 | 张志光 | 口腔颌面外科 |
序号 | 届别 | 医院 | 姓 名 | 专 科 |
1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谢晓燕 | 超声医学 |
2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王连唐 | 临床病理科 |
3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何裕隆 | 胃肠外科 |
4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黄正松 | 神经外科 |
5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谢红宁 | 超声医学(妇产超声) |
6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李娟 | 血液内科 |
7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黄文起 | 麻醉科 |
8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李延兵 | 内分泌科 |
9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史剑波 | 鼻专科 |
10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姚书忠 | 妇科 |
11 | 第二届 | 附属第一医院 | 王海军 | 神经外科 |
12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王捷 | 普外科 |
13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陈伟良 | 口腔科 |
14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严励 | 内分泌科 |
15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沈慧勇 | 骨外科 |
16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郑亿庆 | 耳鼻喉科 |
17 | 第二届 | 孙逸仙纪念医院 | 苏逢锡 | 乳腺肿瘤医学部 |
18 | 第二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高志良 | 感染性疾病科 |
19 | 第二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戎利民 | 外科(脊柱外科) |
20 | 第二届 | 附属第三医院 | 邹小兵 | 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
21 | 第二届 | 附属第五医院 | 张百萌 | 普通外科 |
22 | 第二届 | 附属第六医院 | 彭俊生 | 普通外科、临床营养 |
23 | 第二届 | 附属眼科医院 | 吕林 | 眼科学 |
24 | 第二届 | 肿瘤防治中心 | 姜文奇 | 肿瘤内科 |
25 | 第二届 | 肿瘤防治中心 | 徐瑞华 | 肿瘤内科 |
26 | 第二届 | 肿瘤防治中心 | 马骏 | 放射治疗 |
27 | 第二届 | 肿瘤防治中心 | 张力 | 肿瘤内科 |
28 | 第二届 | 肿瘤防治中心 | 张蓓 | 肿瘤学(中西医结合) |
29 | 第二届 | 附属口腔医院 | 程斌 | 口腔黏膜病学 |
30 | 第二届 | 附属口腔医院 | 凌均棨 | 牙体牙髓病学 |
序号 | 年度 | 获奖人 | 院系 |
1 | 2003年 | 王金发 | 生命科学学院 |
2 | 2003年 | 邓东皋 | 数学学院 |
3 | 2006年 | 黄天骥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4 | 2007年 | 王庭槐 | 中山医学院 |
5 | 2008年 | 李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6 | 2008 | 詹希美 | 中山医学院 |
7 | 2009年 | 方积乾 | 公共卫生学院 |
8 | 2011年 | 桑兵 | 历史学系 |
9 | 2011年 | 梁力建 | 附属第一医院 |
10 | 2014年 | 王庭槐 | 中山医学院 |
11 | 2018年 | 陈敏 | 物理学院 |
12 | 2021年 | 郝元涛 | 公共卫生学院 |
13 | 2021年 | 李辉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序号 | 年度 | 获奖人 | 院系 |
1 | 2003年 | 王金发 | 生命科学学院 |
2 | 2003年 | 邓东皋 | 数学学院 |
3 | 2006年 | 黄天骥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4 | 2006年 | 陈小明 | 化学学院 |
5 | 2006年 | 王庭槐 | 中山医学院 |
6 | 2006年 | 方积乾 | 公共卫生学院 |
7 | 2006年 | 詹希美 | 中山医学院 |
8 | 2007年 | 李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9 | 2007年 | 陈春声 | 历史学系 |
10 | 2007年 | 葛坚 | 中山眼科中心 |
11 | 2007年 | 梁力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2008年 | 汪华侨 | 中山医学院 |
13 | 2008年 | 夏纪梅 | 外国语学院 |
14 | 2008年 | 童叶翔 | 化学学院 |
15 | 2009年 | 陈六平 | 化学学院 |
16 | 2009年 | 肖海鹏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7 | 2011年 | 桑兵 | 历史系 |
18 | 2011年 | 关永源 | 中山医学院 |
19 | 2011年 | 毛宗万 | 化学学院 |
20 | 2011年 | 周大鸣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21 | 2014年 | 李志兵 | 物理学院 |
22 | 2014年 | 吴忠道 | 中山医学院 |
23 | 2014年 | 陈敏 | 物理学院 |
24 | 2015年 | 陈天祥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25 | 2015年 | 童叶翔 | 化学学院 |
26 | 2016年 | 张新长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27 | 2016年 | 肖海鹏 | 附属第一医院 |
28 | 2016年 | 高国全 | 中山医学院 |
29 | 2016年 | 廖文波 | 生命科学学院 |
30 | 2016年 | 钟明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1 | 2018年 | 郝元涛 | 公共卫生学院 |
32 | 2018年 | 程斌 | 光华口腔医学院 |
33 | 2018年 | 黎伟标 | 大气科学学院 |
34 | 2018年 | 高志良 | 附属第三医院 |
35 | 2017年 | 蒋小云 | 附属第一医院 |
36 | 2017年 | 田宇 | 管理学院 |
37 | 2019年 | 郝元涛 | 公共卫生学院 |
38 | 2019年 | 孙连鹏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9 | 2021年 | 张雁 | 生命科学学院 |
40 | 2021年 | 匡铭 | 附属第一医院 |
为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2023年8月30日 - 9月5日期间,教务部分别在深圳校区、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召开共3场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交流会。会议由教务部陈省平主任主持,全校76个院系(附属医院)主管本科教学领导、教务秘书共153人出席,教务部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参加32人次。
▲ 深圳校区
交流会上,陈省平主任作了题为“追求卓越教学,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专题报告。他指出,面对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要进一步推动教与学的变革,促进教与学的互动,通过推行小班化教学、倡导开设“新生研讨课”、发展课程助教、推进教育数字化、VR(虚拟现实)教学、慕课西行、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教材建设等模式,强化教学激励、规范教学评价、强化教学培训、重视学业发展支持等方式,激励教师潜心教学、追求卓越,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兴趣、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陈省平主任强调,应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把“三个最大限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汇聚力量努力实现 “两个转变”。
▲ 广州校区
教务部质量处(教材处)张雁处长作了题为“中山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点”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审核评估的工作要点和实施细节。她强调,学校将于今年11月接受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重要“体检”,教务部将和各教学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本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 珠海校区
在交流会上,各院系(附属医院)代表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教务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了各院系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和审核评估工作中遇到的疑虑和难点。通过交流会,教务部与各教学单位得以加强联系、促进沟通,进而凝聚共识、共同进步。接下来,教务部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密切联系师生群众,通过交流碰撞思想,通过沟通凝聚共识,持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各附属医院(中心)及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
现将我校2023年下半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答辩条件
1. 通过我校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资格认定(资格认定时间为2020年6月及以后的);
2. 在资格认定后1年内完成所有的课程考试;
3. 通过开题审核,已完成论文写作及通过预答辩;
4. 论文答辩申请通过导师、院系审核;
5. 在学期间完成了符合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成果。
二、申请答辩程序
(一)网上申请
申请人于9月11日至9月25日前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网址https://gms.sysu.edu.cn)。第一次登录该平台的申请人需先激活NetID,请访问:https://cas.sysu.edu.cn/pwm/public/activate获取登录平台的NetID及登录密码。有关NetID激活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络与信息中心FAQ,网址:https://inc.sysu.edu.cn/cat/147,联系电话:020-84036866。
申请人完成网上申请并提交《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后,下载并打印该申请书,在签名处亲笔签名后,交导师填写 “指导教师意见”。申请书将作为学位档案保存,要求填写规范,格式正确,不可涂改。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请于9月26日至10月18日前(8:30-11:30,15:00-17:00),携带以下材料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研究生院108室)办理答辩手续:
1.《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申请书必须由导师及相关医院签署审核意见。曾提交答辩申请但未通过论文评审或答辩者,须重新提交申请书。
2.《中山大学同等学力博士课程成绩单》一式三份。成绩单由中山医学院填写并审核盖章。
3. 公开发表的用以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具体根据各附属医院申请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条件,相关学术成果佐证材料须经导师签字确认。)
4. 交费证明。根据《广东省收费许可证》(粤价〔2013〕294号),同等学力首次申请博士学位学费为15000元,再次申请为7500元。
三、论文评审和答辩组织
学位办公室对申请人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核后,由各院系通知通过审核的答辩申请人登录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上传学位论文电子版。论文电子版格式应符合《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的要求》(格式参见研究生院主页“学位工作-管理规定”)。论文命名格式为“申请号+专业名称”。论文将进行匿名评审,请注意论文的扉页、中英文摘要、正文以及附录部分均不得出现申请人和导师的姓名(正常引用除外),致谢部分暂不收录。
申请人导师是第一责任人,须严把论文质量关,坚决杜绝“问题论文”的出现。
论文评审使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送审平台进行匿名双盲送审。各院系负责将申请人的论文上传至送审平台送审。
院系根据论文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同意组织论文答辩,并落实答辩的具体安排(包括时间、地点)。
论文评审和答辩要求依照《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论文评审完成后,评审结果需录入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并根据论文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同意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和临床能力考核应在11月下旬前完成。请申请人主动与有关院系保持联系。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为本领域高水平专家,须经过学位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方能聘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原则上应由校内专家担任。申请人须根据论文评阅书所提出的存在问题及修改建议,做出相应修改,形成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见附件1)。论文评审通过者参加答辩的具体安排(包括时间、地点)由院系负责。
论文答辩会后,学位申请人应当按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形成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专委会)(详见附件2)。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提请院系研究生学位审议机构审议。
院系研究生学位审议机构应逐个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全面审议:包括对照学位论文答辩意见的修改情况进行审议,并形成明确意见,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应书面报上级学位评议机构讨论。
四、提交材料
申请人答辩通过后两周内,将学位论文电子版(pdf格式)和纸质版提交至院系,由院系统一提交至学校图书馆及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用于学位论文抽查;院系收集申请人纸板照片,并将盖章后的学位证书及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移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
注意:提交论文电子版时所填写的学号为申请号。
五、有关授予博士学位的说明
统考英语成绩和取得申请学位资格的有效期(分别自取得统考英语考试成绩和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计算)均为三年。学位申请人必须在统考英语成绩和取得学位申请资格有效期内,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完成符合要求的学术成果,通过论文答辩和临床能力考核,经院系学位审议机构审核提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定于12月下旬召开。经审批获得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请于2024年1月到学位办公室领取学位证书。
六、有关领取授予学位档案的说明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后,学位授予相关材料应归入其人事档案。相关档案将由博士学位获得者自行领取后交至本人人事档案保管单位,归入人事档案。
附件:1. 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
2. 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专委会)
3. 学位证书照片要求
根据教育部国际司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奖学金项目申请指引。
一、奖学金简介
“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是为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有关倡议以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相关要求设立,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共建国家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项目按照“围绕战略、精准投放、协同推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展开实施,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基础能源、现代服务、政策与金融等四大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项目采取“个人申请、院校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具有优秀学科背景、专业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国际学生。中山大学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招生单位,面向全球招收“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硕士、博士)。最终录取结果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结果为准。
二、申请条件
(一)“一带一路”沿线及共建国家籍公民,非中国籍公民,持有效外国护照。(“一带一路”共建国名单见网址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roll/77298.htm)
(二)身心健康,须达到办理来华学习签证或居留证件的体检标准。
(三)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须具有与中国大学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者,须具有与中国大学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年龄不超过40岁。
(四)对华友好,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无违反校规校纪行为的记录,无治安处罚,无犯罪记录。
(五)中文水平须达到汉语水平考试五级(HSK5)180分及以上。曾使用中文为教学语言获得中国高校学位的申请人,可提交学校开具的“中文授课证明”,经我校认定,可免除提交HSK成绩证明。
三、资助内容及标准
(一)免学费
(二)免校内住宿费
(三)发放生活费
(四)免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费
注:以上资助标准若有变化,请以当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信息为准http://www.campuschina.org。
四、申请流程
(一)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
登录“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管理信息系统”(http://studyinchina.csc.edu.cn或https://www.campuschina.org)填写申请信息(类型: B;中山大学机构代码:10558),在线填写《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并提交所需申请材料。打印《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最后一页附手写签名。
(二)中山大学网上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山大学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网站(http://iso.sysu.edu.cn)的“网上申请”,注册账号,选择2023年“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进行报名。
1. 有效普通护照及个人照片
护照有效期应晚于2023年12月1日。如不符合要求,请及时换发新护照。申请人如当前已在中国大陆境内请同时提交当前有效签证页或居留许可页、入境章页。原为中国大陆(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移民获得外国国籍者,须提交户籍注销证明或退出中国国籍证明,或提交中国外交代表机构和领事机关出具的无中国国籍的官方证明文件。
2. 学历、学位证书和认证报告
毕业于中国境内院校的博士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的硕士、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毕业于境外院校的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s://www.cscse.edu.cn)的硕士、本科《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交现就读学校出具的预毕业证明,入学前未提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毕业于中国境内院校的硕士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的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毕业于境外院校的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s://www.cscse.edu.cn)的本科《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交现就读学校出具的预毕业证明,入学前未提交本科学历学位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3. 完整的成绩单
毕业于中国境内院校的博士申请人,须提交就读学校教务部门或有关学生管理部门开具并盖章,包括硕士和本科阶段成绩。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交现就读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入学前未提交硕士及本科阶段完整成绩单者,录取资格无效。
毕业于中国境内院校的硕士申请人,须提交就读学校教务部门或有关学生管理部门开具并盖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交现就读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入学前未提交本科阶段完整成绩单者,录取资格无效。
4. 汉语水平证明
申请人须提交有效期内汉语水平考试证书(HSK5)180分及以上的成绩报告。曾使用中文为教学语言获得中国高校学位的申请人,可提交学校开具的“中文授课证明”,经我校认定,可免除提交HSK成绩证明。
5. 两封学术推荐信
推荐人须为申请专业领域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模板见附件1)。
6. 来华学习研究计划
正文内容须1000字以上,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学术研究成果、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毕业后的个人发展规划等(模板见附件2)。如有已发表的论文,请提交已发表论文的摘要。
7. 体检报告及血液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须加盖医院公章,有效期6个月(模板见附件3)。现居住中国大陆境内,持有有效“外国人居留许可”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者,可用以上两个材料之一替代模板《外国人体格检查表》。
8. 无犯罪记录证明
申请人须提交由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通常应为提交申请之日前6个月以内的证明文件。
9. 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
按中国政府奖学金要求http://studyinchina.csc.edu.cn,填写申请表,类型Type B;中山大学招生代码:10558,在最后一页签字、扫描并上传。
10. 辅助证明材料
申请人可提交获奖证书或经历证明。
11. 承诺书
申请人承诺申请信息真实、合法、有效。请打印签名后上传(模板见附件4)。
12.个人信息表
国际学生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个人信息表,请打印签名后上传。
注:申请材料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如为其他语言的文件,须附上该文件原件、中文或英文翻译件及公证件。请申请人确保在系统上填写的邮箱、微信账号和联系电话准确无误。我校将通过邮件发出补充材料通知(邮件发出地址:admissions@mail.sysu.edu.cn),未及时补交材料、公证书不符合要求或联系信息有误等造成报名不成功,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五、招生专业
中山大学2023年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博士、硕士)招生专业目录,请参考附件5和附件6,但具体招生专业目录将以教育部审批通过的为准。若所申报的专业超出上述范围,则视为无效申请。
六、申请截止日期
2023年6月21日
七、选拔程序
(一)资格审查
我校将综合审查申请人的外籍身份、最高学历、学习成绩、语言水平、学习研究计划、推荐意见等,确定考核名单。
(二)考核
由招生单位组织考核,一般采用以下其中一种方式进行:(1)面试;(2)面试加笔试,具体考核方式、地点及时间等事项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并通知申请人。
(三)预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和考核结果,以及申请人填报的专业志愿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中山大学将通过邮件发送预录取通知书(邮件发出地址:admissions@mail.sysu.edu.cn)。
(四)录取政策
最终录取结果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结果为准。纸质版《录取通知书》和《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将于7-8月寄出,请确保报名填写的邮寄地址和收件人联系电话有效可用。
(五)被录取的申请人持《录取通知书》和《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到中国使(领)馆申请X1签证,在入境后30天内将X1签证转换成学习类居留许可,逾期不办理相关手续者,将取消入学资格。学校不接受持非学习类签证的学生报到入学。签证或居留证件过期者一律不得在校内住宿或开展活动。
八、其他说明
(一)被录取的学生须根据《录取通知书》上要求的报到日期和报到地点来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不接受学生提前报到。未经批准而逾期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取消奖学金资格。
(二)申请人须对其提交的材料负责。对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录取资格的申请人,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学校相关规定,根据查实时间取消其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及学籍等,并将其材料造假事实通报相关管理部门。
(三)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录取的申请人在入学后进行体检和入学资格复查等。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取消奖学金资格。
(四)须按规定参加奖学金年度评审。评审不合格者,将被中止或取消奖学金资格。
(五)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履行职能监督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履行专责监督职责。
九、联系方式
(一)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华事务部
电话:0086(10)66093927,66093924
网址:http://studyinchina.csc.edu.cn
(二)中山大学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招生项目信息网址:http://iso.sysu.edu.cn
网上申请报名网址:https://apply.sysu.edu.cn
咨询及发布通知邮箱:admissions@mail.sysu.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086(20)84110819
监察检举电话:0086(20)84115582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西北区524栋
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510275
10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林宏城团队在结直肠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undergo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suppress rectal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以原创论著的形式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正式发表。
该研究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石平研究员团队、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菊芳教授团队合作完成。附属第六医院黄亮副主任医师、博士后陈华显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附属第六医院任东林教授、林宏城副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直肠癌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西方国家。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可规避放疗带来的风险。
肿瘤免疫微环境显著地影响肿瘤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新辅助化疗不仅具有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而且还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启动抗肿瘤免疫,从而实现肿瘤治疗作用。另外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不佳也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相关。然而,新辅助化疗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考虑到上述问题,任东林、林宏城团队招募了29例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取样,并对样本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测序。研究团队根据疗效将样本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和NR(无明显缓解)三个分组进行治疗前后和不同疗效之间的多维度分析,构建了肿瘤微环境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动态变化的细胞图谱,实现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系统研究。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新辅助化疗对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和疗效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新辅助化疗中被明显重塑,分化出了新的细胞亚型,揭示了CAFs亚群的复杂性以及肿瘤促进和免疫激活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一部分的CAFs(CAF_PI16、CAF_SLIT2和CAF_ADAM28)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且这些CAFs可通过分泌CXCL12、SLIT2和DCN对CD8+效应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进行富集和活化,进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的进展。另一方面,部分CAF亚群表达大量与血管生成、ECM重塑、EMT和肿瘤侵袭等促肿瘤功能相关基因。研究团队观察到CAF_FAP通过MIR4435 - 2HG增强肿瘤EMT,并与较差的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
研究示意图
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通过单细胞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技术,阐明了新辅助化疗重塑直肠癌肿瘤微环境的过程,创新性地提出了成纤维细胞与新辅助化疗免疫应答的关系及机制,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机制研究及转化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肿瘤新辅助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3)00408-1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不仅形成了世界上最高与巨厚地壳的青藏高原,还导致高原物质向外逃逸。前人研究提出了两种端元模型来解释青藏高原物质是如何逃逸的。其中一种是大陆挤压模型,该模型提出青藏高原是沿着几条岩石圈尺度走滑断裂向外逃逸,其中该模型预测红河断裂是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逃逸的一条岩石圈尺度断裂;另外一种是地壳流模型,该模型提出青藏高原物质主要是以中下地壳流方式向外逃逸。发育在青藏高原北部金沙江缝合带并向东南延伸,经过红河至莺歌海盆地延绵~1000公里长的红河断裂被认为是这些大规模走滑断裂中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因此,精细探测红河断裂的属性(几何结构、变形样式和深度延伸)是揭露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方向逃逸过程的关键。
图1青藏高原东南缘(a)与莺歌海盆地(b)的构造与地形图。深反射地震剖面AB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南海西北部的莺歌海盆地,呈南北走向,跨过红河断裂在莺歌海延伸的北部分支(即莺东断裂和一号断裂),长度~260公里。深反射地震剖面BC近东西向,长度~100公里。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South China Block:华南;SCS:南海;YGB:莺歌海盆地;Indochina Block:印支块体;Vietnam:越南;China:中国;Beibuwan Basin:北部湾盆地;Hainan:海南;Qiongdongnan Basin:琼东南盆地;Yingxi Fault:莺西断裂;Yingdong Fault:莺东断裂;No.1 Fault:一号断裂;Littoral Fault:滨海断裂带。
位于南海西北部与海南岛西南部的莺歌海盆地由于其巨厚的沉积覆盖,完整保留了红河断裂的运动历史,是探测红河断裂结构属性的最佳区域(图1)。近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锐院士团队通过深反射地震剖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速度建模与地震成像方法的创新,在莺歌海获取了高分辨率深达40公里的反射地震剖面(共约360公里长)(图2与图3)。深反射地震图像首次揭示了莺歌海盆地下方的精细地壳结构、壳幔边界(即莫霍面)形态以及红河断裂结构属性。
图2 (a)未解释的深反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AB。紫色三角形指向莫霍面反射信号。蓝色方框标记了红河断裂北支一号断裂下方地壳内部不连续与错断的反射同相轴,指示了红河断裂(即一号断裂)的剪切作用形成了该区域复杂的反射地震信号。(b)解释的深反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AB。红色(实线和虚线)表示解释的深大断裂。不同颜色的细虚线标记了地层边界。蓝色实线和虚线代表解释的沉积盆地基底。黑色实线和虚线代表解释的莫霍面边界。较粗的浅蓝色虚线代表上地壳和下地壳的边界。粉红色箭头指示岩浆侵入的可能路径,粉红色虚线表示岩浆侵入的顶部。Basement:沉积盆地基底;Upper crust:上地壳;Lower crust:下地壳;Moho:莫霍面;No. 1 Fault: 一号断裂,即红河断裂在莺歌海的北支;Yingdong Fault:莺东断裂;Intrusions:岩浆侵入;Upper mantle:上地幔。(c)与图2b类似,但是为叠前深度偏移剖面AB。图中数字代表地壳厚度。
图3 (a)未解释的深反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BC。 (b)解释的深反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BC。(c) 与图3b类似,但是为叠前深度偏移剖面BC。图中文字与符号说明与图2一致。
获取的深反射地震图像观测到莺歌海红河断裂下方的下地壳与莫霍面复杂的(旋转、陡倾与不连续)反射特征,表明红河断裂的剪切已经作用至下地壳,乃至上地幔,为红河断裂是一条贯穿地壳的深大断裂提供了直接的地震学证据。结合断裂作用与地层时间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推断,红河断裂在渐新世-早中新世期的大尺度左旋走滑剪切运动造成了印支地块的向东南方向逃逸。伴随着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拉伸和减薄了大陆,其地壳减薄了50%以上,最终形成了莺歌海盆地(图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印度与亚洲发生碰撞后的早期阶段,青藏高原变形是以沿着岩石圈深大断裂的整体物质逃逸为主导。该研究也能为认识莺歌海的形成及其构造与温度演化历史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与聚集提供重要的基础。
图 4 红河断裂剪切与莺歌海盆地形成的示意图。Plate motion vector: 板块运动方向(红色箭头);South China Block: 华南;Red River Fault:红河断裂;Yingxi Fault:莺西断裂;Yingdong Fault:莺东断裂;No.1 Fault:一号断裂;Indochina Block:印支块体。蓝色箭头代表印支块体旋转方向;红色实线和虚线代表红河断裂。黑色箭头代表红河断裂运动方向。蓝色菱形为莺歌海盆地。
该研究成果以“Seismic reflection imaging of a deep-penetrating Red River Fault in the Yinggehai Basin, northwe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为题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伦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卢绍平教授为通讯作者、高锐院士为共同作者。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部署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建设,是支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山大学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围绕“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推进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五大支撑平台,提倡“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力争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超算中心。 超算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区,总建筑面积42332平方米(地上5层,约32332平方米),其中机房及附属用房面积约17500平方米,包括主机房、存储机房、高低压配电房、冷却设备用房及附属用房等功能用房。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业务主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是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重大项目的标志性成果,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研制。“天河二号”一期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0.07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达到每秒6.14亿亿次、总内存容量约3PB,全局存储总容量约19PB。“天河二号”峰值计算速度、持续计算速度以及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我国超级计算技术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 |
五项使命
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平台,加速相关学科的信息化发展与融合、孕育新兴学科,为超级计算前沿研究提供学科支持。
成为产业链融合、培育新兴产业的平台,为数据密集型的产业技术仿真与模拟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撑。
汇聚国际一流智力和人才,成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超级计算人才的基地。
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平台,为大数据、云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提供技术和存储支撑。
探索可持续发展超算及相关体制改革,成为集高性能计算、高吞吐信息服务和海量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超算中心。
2013年至2015年,“天河二号”在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连续六次排名世界第一,成为世界超算史上第一台连续六次夺冠的超级计算机,打破超算领域世界纪录。
2014年至2016年,“天河二号”在国际共轭梯度HPCG排行榜获得五连冠。HPCG排行榜是最接近实际应用模式的排名,更能够反映超级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性能。
业务咨询电话:020-37106026
业务咨询邮箱:service.nscc@nscc-gz.cn
传真:020-37106020
地址: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参观访问联系电话:020-37106019
主任:卢宇彤
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国际超算ISC 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系统并行软件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研究与实现,参加了五代银河系统和两代天河系统的研制工作,在高性能计算核心关键系统软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与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利21项。多次在国际顶级超算会议SC、ISC、IPDPS上做大会主旨报告,担任IEEE TPDS副主编以及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TPC,CCF理事,CCF女工委主任。目前致力于超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发展的技术、系统和应用的研究与实现。
常务副主任:卢泽新
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常务副主任,协助中心主任主持中心工作,分管系统部。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先后组织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部委级重大工程任务,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曾任863通信主题-“3T专项”IP任务专家组成员和“新一代高可信网络”重大项目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
作为项目及课题负责人,主持并参与完成了10多项国家或部委级重大科研和装备研究项目,包括天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网络系统、4种通信及安全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国家863计划项目“核心路由器”、“新一代互联网综合实验环境”和“新一代高性能网络”等重大课题,973课题“网络抗毁生存机理与方法研究”以及多项预先研究和基金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2004年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5年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结合科研任务,出版专著1本、译著4本;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1、2、10),软件著作权2项。2001年获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重要贡献奖。
1.《开放式构件化路由器》,2013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异构融合并行计算体系结构》,2013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九)。
3.《网络安全综合接入设备》,2009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4.《银河深度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2008年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排名第十一)。
5.《新一代高性能路由器》,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6.《安全高速路由器》,2006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银河玉衡9108核心路由器》,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8.《银河安全路由器》,2001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9.《银河计算机高性能网络系统》,2001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10.《ATM网络接入系统》,1999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
11.《银河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系统》,1998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副主任:肖侬
院系: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职称: 教授、博导
教师简介:
肖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主任。获得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硕博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863重点专项“高效能计算机与网格服务环境”总体专家组成员,第一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专家委常务委员和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过863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肖侬教授是我国研究高性能网络计算技术的先行开拓者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多篇。
研究领域:
1.云计算与网络计算:云计算与云存储系统、内存计算、高性能大数据计算系统
2.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大数据分析处理并行算法、大规模固态存储
3.系统结构:新型数据密集型计算
教育背景: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博士
获奖及荣誉: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在研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大规模固态存储系统结构与技术, 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向大数据的高时效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技术, 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基于超算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基础算法与编程支撑环境, 第二负责人
国家863科技计划 基于内存计算的并行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面向异构存储的高并发低延迟大规模并行文件系统,参与
近年部分发表论文:
1、Cluster and Single-Node Analysis of Long-Term DeduplicatI/On Patterns. ACM Transactions on Storage 14(2), May, 2018
2、Me-CLOCK: A Memory-Efficient Framework to Implement Replacement Policies for Large Caches. IEEE Trans. Computers (TC) 65(8): 2665-2671 (2016)
3、Application-Aware Big Data DeduplicatI/On in Cloud Environment. IEEE Trans. on Cloud Computing (TCC), May 2017
4、ApplicatIion-Aware Local-Global Source DeduplicatI/On for Cloud Backup Services of Personal Storage. IEEE Trans. on Para. Dist. Syst. (TPDS) 25(5): 1155-1165, 2014
5、Novel Flow Control for Fully Adaptive Routing in Cache-coherent NoCs. IEEE Trans. on Para. Dist. Syst. (TPDS) 25(9): 2397-2407, 2014
6、Integrated Coherence PredictI/On: Towards Efficient Cache Coherence on NoC-Based Multicore Architectures. ACM Trans. on Design Auto. Elect. Syst. 19(3): 24, 2014
7、Dynamic StreamizatI/On Model ExecutI/On for SIMD Engines on Multicore Architectures, IEEE Trans. Comput-Aided Des. Integr. Circuits Syst. (TCAD), 32(11): (2013)
8、Optimizing multi-top-k queries over uncertain data streams, IEEE Tra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TKDE) 25(8): 1814-1829 (2013)
9、Adaptiv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Accelerating MPI FunctI/Ons in NoC-based Multicore processors, ACM Trans. Archit. Code Optim. (TACO) ,10 (3): 18 (2013)
10、Low Cost Binary128 Floating-Point FMA Unit Design with SIMD Support,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TC), 2012. 61(5): pp. 745-751
11、Architecting energy-efficient STT-RAM based register file on GPGPUs via delta compressI/On. DAC2016: 119:1-119:6
12、SPMS: Strand based persistent memory system. DATE2017: 622-625
13、A long-term user-centric analysis of deduplicatI/On patterns. MSST2016: 1-7
14、Skyline Community Search in Multi-valued Networks, in Proc. the 2018 AC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SIGMOD), USA, 2018.
15、Leader: Accelerating ReRAM-based main memory by leveraging access latency discrepancy in crossbar arrays. DATE2016: 756-761
16、Efficient lowest density MDS array codes of column distance. ISIT2017: 834-838
17、A coordinated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parallel routing approach for FPGAs. ICCAD2017: 577-584
18、Persistence and Recovery for In-Memory NoSQL Services: A Measurement Study. ICWS2016: 530-537
19、Policy-Drive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or NoSQL. CLOUD2015: 245-252
20、SIF: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s of SIMD devices via implicit permutatI/On. HPCA2010:
21、A Scalable Inline Cluster DeduplicatI/On Framework for Big Data ProtectI/On, Middleware2012: 354-373
组织架构
联系我们
地 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东校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大楼,510006
网 址:www.nscc-gz.cn
传 真:020-37106020
业务咨询
电话:020-37106026
邮箱:service.nscc@nscc-gz.cn
技术支持
电话:020-37106031
邮箱:techsupport@nscc-gz.cn
培训咨询
电话:020-37106027
邮箱:training.center@nscc-gz.cn
参观访问
电话:020-37106018
邮箱:visit.service@nscc-gz.cn
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于2015年8月成立,面向医学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整合中山大学丰富的临床资源,构建精准医学研究支撑体系,实施精准医学科学研究,开展疾病精准诊疗方案研究与制定,建设精准医疗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地域特色疾病诊治水平。
总体建设任务
l构建样本库、大数据、组学、服务器等基础支撑体系;
l实施精准医学大科学计划,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
l推进转化,实现精准医疗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重要进展